2018-11-06
10月14日下午,为了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领域新概念,获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质,人文学院于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人文演播厅举行了哲学社会科学讲座。此次讲座以童庆炳的学术之路为主题,对童庆炳的学术成就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贡献做出全面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审编吴子林为主讲人,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汪方华主持,人文学院全体师生参加。
首先,吴子林先生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展示了自己的个人简历。吴子林先生是福建省连城县人,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诗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批评,迄今已出版发表作品500余万字。他的恩师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美学家,批判家和教育家童庆炳先生。吴先生引用沈从文的一句话“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表示了对沈老中西比较诗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的写作态度和对人性及生命的哲学思考的认同,指出如果我们能不断地思索,就能不断成长,对事物理解和认识也就更加透彻。
随后,吴先生详细地介绍了童老的成就,并激情地朗读了童老的作品《远山》的片段,吴先生提及自己的同伴曾风趣的和他开玩笑,称他是“大山里走出来的人,一路走入京城,实属不易。”正是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推动着他。吴先生又引用福楼拜的一句话“才能,只是一种悠久的耐性”。向台下的人表示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坚持,吃的苦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不仅如此,吴先生还提到了生活的辩证法,讲述了“手握青苹果”的故事,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更幽默地讲述了童老的人生经历,但在谈及童老去世的情形,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声音哽咽,泪流满面。
最后,吴先生强调了”审美诗学,”文化诗学“对现在学生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关注《文学理论教程》,并截取了童老的名言隽语,让同学们更深入地感受到童老的人生态度。
本次讲座使人文师生对当代文学思想有了更深的体悟,对童庆炳老师的学术之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