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5 浏览次数:194
主题 | 天地之美,四海之爱——中西文化比较谈片 | ||||
主讲人 | 葛桂录 | 主讲人 职称、职务 | 教授(博导);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 ||
主讲人情况 | þ境内 | 面向对象 | 学院师生 | 主持人 | 戴光荣 |
□境外 | |||||
举办时间 地点 | 2018年10月29日19:00—21:30 人文学院演播厅 | ||||
主讲人 简介 | 葛桂录,男,江苏泰州人,1967年12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文学院副院长兼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被评为福建省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省第七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福建师范大学第五届教学名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外(中英)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已出版《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中英文学交流系年》(上下卷)、《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英国卷》、《比较文学之路:交流视野与阐释方法》、《中国英国文学研究史论》等学术著作18种,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导读》(主编)、《外国文学学习指南》、《外国文学史新编》(副主编)、《比较文学教程》(执行主编)等教学类著述数种。多年来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子课题12项,并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海外著名汉学家评传丛书》(30卷)等。 学术成果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1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另外,合作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2项。指导学生作品连续获得第十三届、第十四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 ||||
讲座 主要内容 | 中西文化在本质上相通,都是关注人的文化,立足于人性的美善、博爱。爱,是人间社会的普遍原则。中国古代先贤从宇宙论的角度解释“爱”,传统儒家更致力于思考何以营造出仁爱的世间,而西方文化中的兄弟之爱,使其人生追求的最高意义展示为“受难和爱”。 每个人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非敌对关系,而表现为“成人达己,成己为人”。在至高层次上,中西思想有共通之处,不过其思维定势、文化范式稍有不同。西方除了在宗教领域里发扬了“三”(三位一体)的观念,基本上的定势或范式是二元性(对立思维、征服思维)的。中国思想几乎从开始就避免对立与冲突,很快就走向“执中”理想,走向三元式的交互沟通。一分为三,如此中国特色的古老智慧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处世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