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苍霞学术讲座第九十一讲 隐喻的创造性、可读性和风险性

发布时间:2018-10-11      浏览次数:235

主题

隐喻的创造性、可读性和风险性

主讲人

Andrew   Goatly

主讲人

职称、职务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博导

主讲人情况

¨境内

面向对象

学院师生

主持人

胡萍英

R境外

举办时间

地点

20181031日(周三)15:0017:00 人文学院演播厅

主讲人

简介

来自英国的Andrew Goatly教授曾任香港岭南大学的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客座教授,其研究方向为认知隐喻、文体学、语义学及语料库隐喻研究。Goatly教授在认知语言学界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其著作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 2nd   edition (2011) (1617 citations)Washing the Brain: Metaphor and Hidden Ideology   (2007) (586 citations) 等被认知语言学者广泛引用,是认知隐喻方向的代表性著作。近年来,作为国际知名学者和认知语言学家,Goatly教授多次参与认知语言学国际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1992年以来, Goatly 教授在香港政府研究基金的资助下,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世界六大隐喻语料库之一Metalude平台(英语词汇隐喻语料库),服务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者。

Goatly 教授发表的学术著作包括:

1.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 (2011) by Routledge

2.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2000)   published by Routledge

3.Washing the Brain: the hidden ideology of metaphor, (2007)   published by John Benjamins

4.Explorations in Stylistics, (2008) published by Equinox

5.Meaning and Humour, (2012)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讲座

主要内容

隐喻---创造性,可读性和风险性

本讲座从语言中的实例和读者反馈角度出发,探讨隐喻的解读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和创造性。从初期矛盾影响和难以预测的映射基础等角度来探索隐喻创造性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假设,即那些以抽象概念为目标域和具体来源域的隐喻须通过我们认知和概念中已经长期存在的隐喻或借喻而非创新性得以理解。最具创造性的隐喻可能是那种目标域和来源域来自同一序列实体的隐喻。然而,所有的创新隐喻都有解读上的风险,正如2(GR)AMSGere-Relevance/Graded Risk Approach to Metaphor   Scalarity)的框架所展示的那样,读者对隐喻的解释都会被标记和分类到不同的层级。这种分类可能会减小解释中的不确定性,并利于创新隐喻的高信息量。隐喻的创造性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读者独立的认知反馈和作者在语言选择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依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