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1 浏览次数:384
快点跟上吧,江书记在等着我们呢!实践队小组长李仁杰说道。7月6日,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带队老师胡家保、林一鸣和队员们走访了泰宁县开善乡里的几户老党员和留守孤儿的家中,还带了一些生活用品和文具对他们表示关心和问候。
庆党九六载慰问老党员
实践队员的老师和队员们刚到儒坊村的村口,江书记早已等候在此。你们好!江书记热切地跟实践队员门打着招呼,他带着实践队一行来到老人的家中,得知实践团队要来,肖奶奶早已准备好了茶水,笑着从厨房里端出来。虽已过八十高龄,但老人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肖奶奶所在的村子大多以种植烟叶为生,家里的孙儿们都出去外面打工了,平常她就独自在家里干点农活。老人笑着脸上岁月的痕迹都显露了出来,她说:年纪大了,多少都有点病痛,不过乡政府和你们经常来看我,还给我带这么多东西,感觉非常温暖。
实践队员在与伍佳城聊天
告别了老人,实践队一行来到了墩上村杨爷爷的家里。老人今年90多岁了,自从60年入党以来,已有50多个年头了。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墩上村的村支书,一则身为党员带头为村里做事,为村民们服务了15年。现在,老人退休了,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他有个孙女,虽已嫁作人妇但还是时常来家里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这是我们的老支书了,乡里每年都会来看望他,关心他的生活,这都是作为村干部对老党员、老干部应有的关怀。墩上村的杨主任笑着说道。
问候伍佳城的爷爷
展现人文情怀关爱留守孤儿
伍佳城和他的爷爷奶奶住在开善乡墩上村山脚下的一个院落里,院子里有一块大大的空地,在夏日的午后显得有些冷清。伍爷爷告诉记者,这个院落里原本还住着其它几户人家,但都外出打工了,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院子里才会热闹一点。
当实践队带队老师胡家保、林一鸣以及实践队学生代表来到伍佳城家中慰问的时候,伍佳成正端着茶盘小心翼翼的从厨房走出来,显得有些腼腆。
接过实践队带来的礼物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两个酒窝挂在稚嫩的脸上,在阳光底下显得十分可爱。
“九岁。”
“一年级。”
“伍佳城,佳是单人旁的佳,伍也是单人旁的。城有一个土字旁。”虽然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很活跃多话,但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对于每个问题他都会认真回答。
在伍佳城的父亲离世后,他的母亲就丢下了他离开了家。长期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所谓意义上的“留守孤儿”。
伍佳城的爷爷
不管是老党员还是留守孤儿,他们都是需要得到社会重视与关怀的群体。福建工程学院赴开善乡实践队的慰问活动,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除了在开善乡调研、拍摄宣传微视频等活动外,像慰问老党员和留守孤儿的行动也成为了实践队活动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吴天惠 郑辰昕 图:陈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