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广西民族大学张旭教授受聘福建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并做客苍霞学术讲坛

发布时间:2017-02-27      浏览次数:305


227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旭教授兼职教授受聘仪式于福建工程学院人文演播厅举行,会议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戴光荣主持。福建工程学院人事处副处长曾金盾代表学校宣读聘任文件,校党委副书记李天奇为张旭教授佩戴校徽并颁发聘任证书。

聘任仪式结束后,张旭教授做了题为《关于翻译史研究的若干思考》的学术讲座。张旭教授着眼于现代理论界,结合自己近年的几个研究个案以及海上丝绸的发展,围绕着“翻译史研究一直是翻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主题,阐述翻译史研究的若干新途径。

在谈到构建现代翻译研究学科分支图式时,张旭教授引用现代译学奠基人詹姆斯·霍尔姆斯在1972年宣读的《翻译的名与实》一文, 向同学们解释并区分了翻译理论史和应用翻译史两大块。张旭教授认为翻译理论史和应用翻译史是相当新兴的研究领域,只是这些在当时开展得还较为薄弱。他认为东西方学者在构思翻译研究的总体框架时,一般都包含了翻译史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在研究方法仍有可商榷的地方。

此次讲座不仅有利于我校英语、翻译专业师生明确对译者身份的定位,而且对师生今后的翻译风格和翻译原则标准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




人物名片:

张旭,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目前为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兴趣兼及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丛书《通天塔丛书》主编。个人学术专著有《近代湖南翻译史论》(2014)、《中国英诗汉译史论》(2012)、《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2011)、《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2010)、《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2008)等;合著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2012)、《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2003)等,编著有:《林纾年谱长编》(2014)、《风筝不断线——张佩瑶教授译学研究纪念集》(2014)等;译著有《一门学科之死》(2014)、《印度的世纪》(2011)、《翻译学导论)(合译,2009)等。另有学术论文80余篇散见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200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翻译研究奖学金”;20132016年分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015年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49月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