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苍霞学术讲坛第三十五讲:陈太胜教授的《后浪漫主义:彭燕郊的诗和诗学》

发布时间:2015-10-13      浏览次数:159

 

讲座题目

后浪漫主义:彭燕郊的诗和诗学

陈太胜

讲座人

职称、职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主持人

 张旭

讲座类型

□自然科学

讲座对象

全校师生

举办时间

102315:40-17:00

a社会科学

举办地点

南区演播厅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学基本理论、西方文论、中国现代诗学的教学与研究,同时从事新诗写作与评论。主持、参与项目多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独立著述多种,包括:《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作品与阐释》(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西方文论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主编、参编《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等文艺学专业材料多种。《文化与诗学》集刊执行主编。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有《走向文化诗学的中国现代诗学》(《文学评论》200106期)、《新形式主义:后理论时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可能》(《文艺研究》201305期)等50余篇。

   

主要内容

诗人彭燕郊(19202008)出生于福建莆田黄石。我认为他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写作成就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评价。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从1938年算起,长达70年。他早期诗作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可被列入新诗史上最好的作品之列。他晚年的新诗和散文诗写作也成绩卓著。依我个人的判断,彭燕郊是中国现代继鲁迅之后在散文诗这一文类的写作上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作家。本次演讲将以彭燕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为基础,阐释他以“后浪漫主义”为核心的相关诗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