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鹏,女,辽宁鞍山人,北京大学新闻学博士,福建省委组织部2019届引进生,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福建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网络视听创作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女科技者协会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理事,兼任福建地区多家市县融媒体中心顾问。
E-mail :ap0301@126.com
·研究方向:
媒体融合与数字文化产业、国际传播、策略传播
·讲授课程:
【本科生】《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跨文化传播》《新媒体项目管理》
【研究生】《国际传播》
·教育背景:
2015.09-2019.07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学博士
2017.09-2018.09 美国西北大学传播学院 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2.09-2015.0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法学硕士
2013.09-2014.07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交换硕士
2008.09-2012.0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法学学士
·主持纵向项目
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FJ2025Z034)
中国科协年度项目(XFCC2024ZZ048)
国家民委青年项目(2024-GMC-033)
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FJ2021C059)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JAS9337)
福建省教育厅教改项目(FBJG20220207)
福建省委统战部B类人文社科项目(TB23065S)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501049132012)
·研究性文章发表
《任务替代与迭代:AI技术如何重塑新闻人的职业技能》[J].中国记者,2025,(07):80-84.
《多学科探源实证:“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J].中国民族,2025,(02):9-12.
《考古研究重要成果的转化与传播策略建构研究》,《东南传播》,2024.03
《在小城记忆中窥见时代精神》,《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年6月7日。
《深度融合视域下主流媒体融媒新闻创新实践的多维考察——基于2018~2022年中国新闻奖创新类作品的全样本分析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02.
《山海与共:再现历史记忆中的小城大爱》,《福建日报》(理论文艺版),2023年1月29日。
《探析地市级融媒体创新发展的三重底层逻辑》,《传媒》,2022.11
《服务·赋能·造血: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融入县域生态的路径探索》,《电视研究》,2022.09.
《县级融媒体与区域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模式构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5
《以精品化路径赋能沙县小吃高质量发展》,《福建日报》理论版,2021年7月18日。
《直播电商的前世今生》,《天涯》,2020.06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生存策略分析——以<智族GQ>为例》,《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02
《短视频产业发展脉络、特点与趋势研究》,《传媒观察》,2019.09
《算法新闻生产的前沿实践、问题及对新闻教育的启示》,《传媒观察》,2019.01
《网红与消费时代的审美镜像》,《创作与评论》,2017.12
《网红的缘起、发展逻辑及其隐忧》,《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01
《网红繁荣背后的文化隐忧》,《光明日报》,2016.10
《江苏卫视经营特色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9
《媒介产业的三重危机》,《新闻爱好者》,2016.07
《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当代传播》,2016.07
数篇决策咨询报告被中央、省部级有关部门采纳。
· 视听作品
纪录片《岩语》,获福建省第十六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总策划、总导演)。
主创中英双语新媒体报道《当28国记者遇见沙县味道》,获2022年度福建省新闻奖二等奖(专题类)和2022年度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融合报道类)二等奖(总策划、总撰稿、出镜主持)。
主创沙县小吃主题微党课《解码沙县小吃——富民产业是如何炼成的?》,获第六届福建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微课类)一等奖(总策划、总导演、总撰稿、出镜主持)。
主创城市形象宣传短视频《悦见明溪》,在新华客户端等平台传播量破百万,成为明溪县域形象传播重要代表性作品(总策划、制片)。
2023.05 第六届福建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微课类)一等奖
2023.05 第六届扬州广电杯“城市广播电视改革发展”主题征文评选一等奖
2023.04 第五届中国周边传播战略论坛“十优论文”
2023.04 2022年度福建省新闻奖二等奖(专题类)
2023.03 三明市三八红旗手
2022.05 三明市青年五四奖章
2019.07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