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红脉润野正当燃 青春赋能田野新

发布日期:2025-07-02   访问次数: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629日福建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访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大坪村红色遗址、现代农业、农户民居,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以学科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烽火淬忠魂 智耀山河新

在革命岁月,大坪村陆续涌现出了曾焕乾、曾焕众等革命烈士,他们用鲜血铸就了忠诚与信仰的丰碑。而同样从这片热土成长起来的曾融生院士,他开创了中国地球深部构造探测的研究工作,对震源构造以及大陆动力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实践队缓缓步入先人故居,古朴的建筑沉淀着厚重的岁月,屋内陈列的每一件旧物、每一份泛黄的手稿,都无声诉说着他们壮烈的人生轨迹。无论是战火中烈士们“以身许国”的凛然壮举,还是曾融生院士“以智许国”的毕生求索,他们血脉中奔涌的是同一份基因,那就是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担当,成为革命老区薪火相传的根脉,更是全村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青春砺沃野 灯火话振兴

百香果基地作大坪村的重要助农兴农项目,在村“两委”的推动下,已初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化格局。实践队深入基地参与果园管护,体验百香果种植过程。队员们还结合专业所长,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展品牌塑造与IP设计,提出了包装创意、文化植入等方案,力求以文创赋能农业,助力农产品价值提升与乡村振兴。实践队还走访了多个村民,深入了解大坪村的发展变迁史,真切感知以红色文化为底蕴的基层治理实践及其成效。实践队队员们在访谈中深刻感受到基层治理中蕴含的“红色温度”——那种体现在干群同心、邻里互助、以及村民对家园未来充满信心的朴实情感之中。这种植根于红色沃土的治理效能,成为队员们理解乡村振兴“大坪实践”最生动的注脚。


七月高燃盛夏,少年热血澎湃。红色基因与乡土智慧在广袤田野中交融激荡,激发出青年学子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实践队成员立志发挥专业所长,以实际行动书写“富美乡村”的崭新篇章,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回到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