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三月的枝头,非遗技艺与女性巧思在指尖悄然邂逅。3月15日至16日,人文学院工会以“匠心”为笔、“温情”为墨,为女教职工们铺开一卷非遗手作的长卷——在掐丝珐琅的流光与陶土的呼吸中,邂逅了一场与时光对话的匠心之旅,传统工艺的温度与女性柔韧的力量,在这个属于“她”的节日里交相辉映。
陶艺工坊体验区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陶泥、木制工具等制陶材料。陶艺老师从揉泥醒泥开始教学,女教职工们穿戴上围裙,将泥团反复揉捏,打磨,慢慢成型,将陶土捏制成不同形态的器皿。指尖与陶泥的亲密接触中,感受泥土的温度,这不仅体会到泥土的质朴感受,更在揉捏中静下心来。手作陶器因保留指纹压痕等人工印记而具有独特辨识度,体现了不对称造型传递的自然意趣、手工刻痕隐含的艺术价值。
掐丝珐琅工坊非遗区陈列着很多掐丝珐琅作品。工艺老师现场演绎掰丝绝技,0.3毫米的仿古铜丝在她手中弯折出流畅线条。女教职工们以金丝为笔、彩砂作墨,在木板上勾勒出莲花、柿子等吉祥图案,绚丽的色彩跃然眼前。
一杯陶土、一缕金丝化作文化传承的载体,女教职工们在慢工细作的体验里品味匠人精神。当暮色漫过工作台,那些浸润着时光温度的手作,正静静诉说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