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一场媒体实战知识盛宴——福州日报社副社长陈滨峰莅临我院讲学

发布日期:2021-05-11   访问次数: 630

像一坛老酒开封,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唤醒了初夏午后昏昏欲睡的第一堂课。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推出的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工作的安排,5月11日下午,福州日报社副社长、福州日报、福州晚报总编辑陈滨峰走进了人文学院新闻学子的课堂,用丰富的实战经验、生动风趣的语言,为大二学生带来了干货满满、全程无睡点的精彩分享。

一开讲,陈总编就直率地指出“传统媒体日薄西山”的惨淡现状,成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作为传统媒体的掌舵人之一,陈总编没有回避当前传统媒体面临的窘况,而是用大量的数据,结合福州市几家媒体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当前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的格局。面对挑战,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发图强?陈总编分享了福州日报、福州晚报近年来紧紧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坚持“内容为王,移动优先”,涅槃重生的经历,并鼓励学生们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闻人才,在融媒体时代,将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从业30余年的资深媒体人,陈总编在新闻写作方面更是有着独到的经验。他生动形象地将新闻五要素(5W)比喻成人的五官(眉、眼、鼻、口、耳),并用知名的影视明星为例,说明个性五官带来的高辨识度。联系到新闻写作,他教导学生写稿时不能平衡运用新闻五要素,而是要学会判断、学会突出重点,要抓住每场会议、每场活动、每个事件中各自最重要的那一个新闻要素予以突出,这样的新闻作品才能真正体现新闻价值,才能从同类稿件中脱颖而出。

谈到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创作,陈总编特别提醒学生们,生动的视频比文字报道更具吸引力,但是每个短视频都要有一个“梗”,否则就会被淹没在短视频海洋中。他还以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近期推出的20多部爆款短视频为例,为学生们逐一分析了每部短视频中的“梗”。如3月24日,曾在福州担任过6年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主席来榕考察,当天推出的短视频《春满福州》,开篇一句“春风知是故人来”便是其中的“梗”,道尽了对习近平主席的盼望之情;航拍全景式呈现的短视频《福州,不再是闽江两岸》中的“梗”是首次提出了“两江四岸”;福州市荣膺十大“大美之城”,福州市领导推介福州的短视频则通过巧妙的剪辑,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陈总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讲解,为新闻学子提供了丰盛的媒体实战知识盛宴。他还不时鼓励学生们学好新媒体技能,把做新闻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在接近尾声时,陈总编真诚欢迎学生们前去福州日报社参观、实习、工作。

原本令人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后,变得充实而富有活力。“受益匪浅”、“收获很大”、“生动又深刻”、“回味无穷”……学生们聆听得十分专注,纷纷表示接收到了很多新的启迪,对专业学习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文/图 吕玲)


回到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