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苍霞学术讲座第一百讲 多身份译者的意义协调与危机处理 ——系统功能视角的口译个案自我分析
发布日期:2019-04-03 访问次数: 301
主题 | 多身份译者的意义协调与危机处理 ——系统功能视角的口译个案自我分析 |
主讲人 | 刘泽权 | 主讲人 职称、职务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讲人情况 | þ境内 | 面向对象 | 全校师生 | 主持人 | 戴光荣 |
□境外 |
举办时间 地点 | 2019年4月14日下午19:00~21:00 人文学院演播厅 |
主 讲 人 简 介 | 刘泽权,二级教授,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翻译研究博士。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研究兴趣包括语料库翻译研究、批判性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文体写作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项 (“《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红楼梦》汉英文化大辞典编撰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两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论”)。 在META: Translators’ Journal (SSCI、A&HCI 检索)、《中国语言学报》(SSCI、A&HCI 检索)和《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等国际、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
讲座 主要内容 |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本人一次礼仪性演讲交替传译的经历,旨在探讨该理论在翻译(口译)评价中的适用性及具体路径,考察身兼演讲稿作者、仪式协调者和演讲者下属多重身份的译者在身份协调和译文重构方面的三大元功能理据。分析发现,译者在口译过程中,始终心怀语境的全局观,面对演讲人脱离原稿内容三次“发挥”的突发状况,不盲从于字面直译,而是以上下文内容的连贯为传译目标,对译语文本进行意义选择与重构,确保了译文在三个元功能上的成功再现。我们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认识和指翻译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
【 回到顶部 | 关闭】